數位轉型架構
執行期間:2018 | 客戶:一般企業
1. 痛點需求/Pain and Need:企業需要導入數位化轉型
2. Solution/ How to do:提供企業顧問服務,以服務設計手法發現企業問題和未來機會點,規劃短中長期數位轉型計畫
Business Models
1.商業模式重新建立:如何透過數位科技的輔助,找到新的獲利模式。例如:Deere & Company藉由數位科技,轉型公司為服務型式。
Process
2.業務與製造流程:如何優化公司內部的核心流程,提升處理效率與降低成本。例如:Gerdau(鋼鐵業)採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和遠程監控來降低維護成本。
3.顧客體驗:如何從消費旅程與顧客接觸點,給予最即時合適的體驗,增進顧客忠誠度。例如:玉山銀行發展O2O全通路新體驗,讓一般民眾在數位通路上享受如同VIP般量身訂作服務。
Fundamentals
產品附加價值:如何將新技術導入產品,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。例如:Johnson & Johnson將冷凍條件下運輸的藥物,嵌入溫度感測器製產品,提高產品品質。
員工工作方式轉型:如何調整員工的參與方式,讓公司從底層開始培養數位轉型的文化。例如:BASF協助員工行動化存取關鍵資訊。
數位轉型 2
Phase 1 – 趨勢與需求探索
1.前期趨勢研究:
- 企業品牌經營趨勢
- 科技趨勢分析
2.需求探索:
- 企業內部需求探索
- 利害關係人需求探索
3.媒體趨勢、科技趨勢+內部需求、外部需求
以「需求導向創新設計」為主,深入了解企業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洞見,從中發掘智能科技能強化或提出創新之處,為企業數位轉型擘劃出創新發展藍圖。
Phase 2 – 跨域共創工作坊與創新功能發展
1.跨域共創:
- 痛點/需求確認
- 概念發想
2.創新概念收斂:
- 服務情境發想
- 新科技導入評估
Phase 3 – 創新服務與策略藍圖發展
1.服務情境設計:
- 情境視覺化
2.服務功能發展:
- 創新功能展開
- 功能架構設計
3.服務流程設計:
- 服務藍圖
- 服務情境流程